有一次我看報紙,看見一幅圖畫,裏面有兩個手裏拿遊戲機的小朋友在談話。甲說:「我考試取得一百分,媽媽才買給我。」乙說:「唉!我說了一百次自殺,媽媽才肯買呢。」
圖畫就是這麼簡單,但卻反映了一些人對生命的價值觀。原來有些人覺得一百次的自殺,只等於一部遊戲機。
為甚麼有些人將「自殺」當作口頭禪般掛在口邊?連一個小朋友都懂得用自殺來要脅別人。是誰將自殺可解決困難的意識灌輸給小朋友?是一些自私的人,是一些認為自殺就等於打勝仗的人。他們自殺就當然不用面對困難,但他們的家人可能要肩負起他們的債,還要為他們的死而傷心。
然後透過傳媒,傳到大家耳中,一些無知的人又會認同他們的做法,走上絕路。他們的牽連多大啊!
為了一個難題,就將自己的生命結束,未免將生命的價值貶得太低了吧?如果你勇敢地衝破了難關,說不定你將來會成為社會上傑出的人物。就是你一時想不通,因而提早蓋上了自己生命的冊頁,記載偉人的書上也永遠不會有自己的名字,你說多不值呢?
不愉快的事經常都會發生,但根本用不着尋死,就拿最近一位家喻戶曉的女作家──羅琳為例。當初她要獨力照顧女兒,只靠綜援過活活。她寫好了哈利波特── 第一本作品。 最初並沒有出版社願意為她出版,但她依然不放棄,最終一舉成名,我們實應向她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