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通訊【第十五期】二零零四年一月

黃靜媚輔導主

培養子女自學習慣

    

   很多父母也因為忙於工作而沒有時間督導子女溫習,感到十分苦惱,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如果父母無暇協助子女學習,可以運用一些既省時快捷及有效的方法令孩子自律地學習。要令孩子主動地學習,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令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二是培養他們固定的溫習習慣。

   在培養學習興趣方面,如家長忙於工作,固然不可能與子女一起讀書,從而帶出學習的趣味,但家長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帶出學習的趣味。大部份家長督導子女學習時,只懂說學習對將來工作的重要性,忘記了培養子女對學科的興趣。

   此外,如果家長忙於工作,可以協助子女培養固定的溫習習慣。當習慣養成後,父母便可安心,不需要擔心自己時間不足,難於陪伴子女溫習了。以下是培養孩子自學習慣的建議,請各位家長參考:

1.   提高子女對學習的興趣:

在日常言談間,多與子女談及學習上的趣事,讓他們想一想在學科中其實也有許多有趣味的地方,例如中文科中關於文字的故事、常識科有關大自然的妙趣、在日常生活常接觸到的英文字詞句語等,其實每個科目都甚有趣味,又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當父母與子女傾談這些有趣事物時,子女便可以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而且當子女能表達自己所學習或領會到的知識時,一份自豪感將會推動子女不斷發奮學習。

2.   留心子女的學業表現:

許多父母因自己工作忙碌,又認為讀書是孩子的責任,平日甚少關注子女的學習態度和習慣。當子女學業成績平穩或甚至良好時,就不會有太大的關注,到了子女成績低落時,父母才大為緊張,急急尋求支援,這是不恰當的做法。故此,雖然工作繁忙,父母也要在平日留心子女的學習表現及成績,如每天花十數分鐘翻看子女的學生手冊及功課簿及與子女傾談學習情況,以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度,也可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關心留意自己的學習。又當子女學業成績稍佳時,便應獎勵他們,成績退步時,又與他們商討原因及補救方法。在父母不斷的鼓勵和關注下,孩子便不會感到在學習上孤立無援,讀書不再是一件苦悶的事了。

3.   培養子女溫習的習慣:

培養子女溫習的習慣,並不需要花掉父母很多的時間。父母可與子女訂立讀書契約,訂定每天溫習時間。但在開始時非常重要,父母一定要嚴加執行及監管,令孩子知道不是說說便算,必須切實去做。父母更應每天作簡單紀錄,以作檢討參考。當子女不能達致規定要求時,父母便需依協議定下的原則限制他們玩樂的時間;當子女達致要求時,父母應立刻守信地獎勵,不宜拖延。獎勵不一定是物質的(但必須是孩子喜歡的),可能是父母增加講故事的時間或次數,便已十分足夠。只要孩子養成定時溫習的好習慣,學業成績自然良好,父母也不用每天長時間的陪伴他們溫習了!

請緊記:

陪伴孩子溫習固然好,培養他們的自學習慣意義更大!

 

資料來源:<<完全家長手冊:親心伴你行>>       香港青少年服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