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
很快暑假又過去了,新的學年又開始。所謂「好的開始,成功的一半」,大家都希望子女在新學年能養成準時交齊功課的好習慣。現在提供一些資料給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替子女培養良好而有效的做功課好習慣。
學生輔導主任:黃靜媚上
子女無心做功課的原因:
- 部份功課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做功課。
- 根基差,無信心做功課。
- 不知道做功課是自己的責任。
- 功課太多,無信心完成。
- 環境嘈雜,子女不能專心。
- 缺乏讚賞和鼓勵,無做功課原動力。
提起子女做功課的動機:
- 讓孩子明確知道做功課是他們的首要任務。
- 替孩子製定做功課、休憩時間表,使他們工作、玩耍有規律。
- 盡量抽時間陪伴、指導子女做功課(尤其是學業基礎較弱的孩子)。
- 訂立獎罰分明的制度(必須切實執行),使孩子有工作目標。
- 為孩子安排一個寧靜的環境做功課。
- 教導孩子有效的做功課方法。
有效的做功課方法:
- 在校每天寫齊家課冊。
- 把所有家課夾在一起 (可用文件袋裝好)。
- 做功課前關掉電視和收音機、收起玩具等引誘物品。
- 先齊備所需文具才開始做功課。
- 先做需要思考的家課,如數學、句式練習、GE等(因開始時精神最好、頭腦最清醒)。
- 做功課前,先把課文閱讀一遍,須完全明白課文內容。
- 細閱和明白大題目及例子。
- 依照題目和例子的指示做功課。
- 有不明白時再翻看書本或請教別人。
- 要做完一樣功課,才開始另一樣。
- 最後做較容易的功課,如抄書、填色等。
- 完成全部功課後翻看家課冊核對,然後立刻把功課放入書包。
- 家長可陪伴孩子做一會兒,以增強孩子的信心,也讓孩子知道家長重視他的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