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

第三十九期家長通訊

二零一零年二月            駐校社工關敏儀姑娘

提升抗逆力

祝大家新年進步,萬事如意!

然而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成長的環境到底是一帆風順的好?還是帶有挑戰性的更好?現時香港每個家庭大多只有一位孩子,父母及親朋的目光皆集中在孩子身上,如讓他入讀最好的學校,給他最有營養的食物,住最舒適的房屋。孩子在一個全天候受保護的環境下成長,大家可曾想過當他遇到挫折的時候,會以甚麼方法回應?根據家長及老師們的實際經驗,大都表示孩子或學生遇到困難時,多以逃避及退縮等負面方法面對。

檔案名稱: j0250469.wmf
關鍵字: businesses, businessmen, goals ...
檔案大小: 44 KB過份寵愛造成反效果

想想自己管教孩子的方法,可有害怕他們受傷?是否擔心他們心靈受創?然而這些害怕與擔心是造成阻礙他們成長的主要因素。一位媽媽曾作這樣的分享,她的兒子覺得數學極為困難,因此不肯做數學家課,媽媽為免與兒子爭執及怕他受到老師責罰,便替兒子完成數學家課。大家可以想像到這種處理手法,一方面會令兒子永遠不會學懂數學,另一方面亦會令孩子繼續以逃避方法面對困難。

抗逆三元素

抗逆力包括以下三項元素,若能協助孩子在當中加以提升,將有助他們面對人生的挑戰,並從挑戰中學習。

檔案名稱: j0346669.wmf
關鍵字: faces, glasses, metaphors ...
檔案大小: 11 KB1) 能感(Sense of Competence)

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包括了解並接納自己,懂得自控,反省及有責任感,並能與人溝通,明白他人感受。並且,有良好的支持系統及傾訴對象。在處理問題時可獨立思考及行動,敢於向別人求助,同時亦能察覺自己的情緒,並能正面地表達出來。

2) 樂觀感(Sense of Optimism)

對生活存有樂觀的態度,相信未來是光明和有盼望的,並在逆境中能看到希望。樂觀感是可以培養的,主要是取決我們怎樣看待當前的逆境。我們若將當前的逆境看為暫時的、個別的和外在的,就能較樂觀及正面地面對逆境。

3) 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ness)

歸屬感令人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人若在被照顧(卻並不代表縱容)及被支持的關係裡,存有期望並積極參與其中,歸屬感自然產生。孩子應該最少有一名關心或照顧自己的家庭成員,教導他們積極態度,理解、支持及幫助他們。

檔案名稱: j0433243.jpg
關鍵字: iStockphoto, 全世界, 全球 ...
檔案大小: 519 KB
提供者: iStockphoto.com提升抗逆五步曲

1) 協助孩子管理情緒

讓孩子學習感覺的詞彚,有助孩子了解自我感受,如開心、失落、興奮、沮喪,當孩子能準確地表達情緒時,他們的需求就較容易滿足。

2) 讓孩子學習認識及接納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透過不同方法如讚賞與回饋,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強處和弱點,同時亦強調每個人都有不同之處,強弱項亦各有不同,都應被尊重。

3) 善用反映式傾聽

了解孩子引發情緒的背後原因,讓孩子感到無論他們是對或是錯,家長都應願意細心聆聽他們的感受,況且感受是沒有對與錯的,令他們感到被了解和尊重。若孩子做出不恰當的行為,家長可先反映孩子的感覺,再以柔和但堅決的語調指出剛才不當的行為,如「我知道你依加好嬲,但打人是不對的,我們一同去想解決的辦法吧!」

4) 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家長可透過討論或角色扮演,引導孩子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同時亦可鼓勵孩子避免鑽「牛角尖」。例子如下:

步驟

解決技巧

例子

確定問題所在

小玲用腳絆倒晶晶,令晶晶很生氣。

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法

a) 打她,因我實在太生氣

b) 以牙還牙,找機會將她絆跌在地上

c) 向老師投訴

d) 跟小玲討論

評估建議方法

孩子認為哪個方法最好?為甚麼?

實行已選定的解決方法

例如選擇d),因能表達個人的意見及感受

作出檢討

實行過後,與孩子檢討所選定解決方法的優點與缺點,讓他日後面對相類似問題時懂得如何解決。

檔案名稱: j0254426.gif
關鍵字: businesses, businessmen, challenges ...
檔案大小: 11 KB

5) 鼓勵孩子

家長的鼓勵對孩子面對逆境有莫大的幫助,孩子從鼓勵中得到力量,便更有動力去面對挑戰。家長同時亦應鼓勵孩子遇到困難時,多向家人或老師傾訴及求助。

總結

要讓孩子學習面對逆境,必須讓他們多經歷,而在過程中,家長們以鼓勵及引導的角色,加強孩子的自信心,引導他們學習解決困難。孩子要展翅飛翔,家長們亦要多點“忍”心,多點耐性,孩子才會成長,才會順利經過人生每個階段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