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 黃靜媚輔導主任
第四十四期 家長通訊 二零一一年六月
家長與踏入青少年期的子女溝通時面對的困難:
1. 對青少年的潮流文化了解不足。
2.
不了解子女獨特的需要。
3. 欠缺雙向的溝通。
4.
不懂招架子女的反叛言行。
青少年的成長特性:
我們應了解子女在青少年期的成長特性,才能因應他們的需要,給予適當的關懷和教導:
特性一:追求認同
1 青少年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家長應多鼓勵和讚賞,並培養他們一些興趣或技能,讓他們得到滿足感和成功感。
2 我們可以因應子女的年齡及能力鼓勵他們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
3 對於較年長的子女可給予較大的自由度,讓他們尋找自己的興趣。
特性二:朋輩影響
1 要讓子女抗拒朋輩的壓力,在管教上需要嚴格,同時要令子女感到家長尊重他們的行為及感受。
2 應給予子女關懷愛護,和適當的自由空間,子女才會對父母心悅誠服,不輕易受損友的唆擺。
3 家長應從小培養子女清晰明確的規範,對其行為作出嚴格的要求,並留意子女和朋輩的交往和活動,作出適當的教導和關愛。
4 當子女漸長大,家長可對子女的限制一步步放寬,給予子女較「民主」的空間,但要讓子女明白、接受「民主」並不等同放縱。
特性三:好奇心重
1 青少年對新事物充滿好奇,躍躍欲試。家長應儘早培育子女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把握機會(如利用日常瑣事、時事新聞)與子女討論,潛移默化地灌輸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我們可以運用簡單易明的語句跟子女分享。
2 家長在教育道德、價值觀上可給予子女較多的引導,尤其帶領他們從第三者的角度去思考事物,認識及了解社會認可的行為標準。
3 先讓子女坦誠向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家長才能了解他們的心態,帶領他們學習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親子溝通要訣:
1 天時地利
1.1 合適時間地點:找大家都感到輕鬆及閑暇的時間來交談,如家庭聚會:飲茶、食飯、家庭成員生日會等,都是好時機。
1.2 心意表達:在不定時向子女饋贈禮物,價錢多少不拘,背後的意義反而更重要。
2 放下嚴肅,投其所好
2.1家長在需要時要放下嚴肅,與子女一起參與潮流玩意,從而了解他們的興趣。投其所好是親子溝通的一大要訣,家長可以利用潮流物品作為溝通工具,或與子女做些大家都喜歡的活動,增加共聚的歡樂時光,增進親子感情,如:一起逛街、玩遊戲機、去樂園玩、飲下午茶等。如子女不抗拒的話,家長也可向他們請教如何進行玩意,例如:「如你能教懂我玩一個遊戲,我們便一起去買新的遊戲光碟。」
2.2 家長宜與子女增加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如:娛樂新聞,待大家建立談天習慣後,再把話題變得貼身。但要留心貼身及敏感的話題不宜經常說出口,要先評估子女的接受程度。
2.3 避免把傾談變成說教或批評。
3 多聽少講
盡可能暫停工作,預留時間去積極聆聽子女的心聲、回應他們的感受,尊重他們的意見。但如果正在忙碌時,也可以坦白出說並與他另約時間,例如:「很高興你這麼信任我,但我現在要趕著煮飯,我們吃飯後再談好嗎?」。此外,家長亦可主動鼓勵子女分享。
要有心理準備,在開始與子女閒談時,他們的回應可能十分簡短;但不要以為他們存心敷衍,只是因為他們也需要時間適應家長的轉變。只要家長不斷堅持嘗試,保持溫告和的態度,雙方的關係將會有微妙的變化。
4 成長中的子女,對家長的期望會隨年齡而改變
對於小學生而言,父母最重要質素,首三項為:「仁慈」、「關心」及「有責任心」;但到了中學階段,首位已被「開明」取代了,子女期望父母更「開通」、「明白」自己的需要,所以家長的角色要隨著子女成長而作出相應的改變。
5 和諧親子關係三大毒藥
野蠻、無理取鬧、使用暴力,三者皆可嚴重破壞親子關係。
6. 多一點讚賞、少一點彈劾
6.1 語言及非語言的讚賞和溝通均可令關係親和,如拍肩膊、豎起大姆指、微笑等,孩子均很受落。
6.2 清楚明確描述你所欣賞的行為,態度需熱誠且衷心,不要虛假。
6.3 注意語氣及身體語言,切忌有負面的意識形態。
6.4 切忌說打擊性說話、「潑冷水」;切勿說人生攻擊或尖酸刻薄的說話。
7. 放低過去,態度開放:
如果家長希望拉近與子女的距離,就要以開放的態度,從了解潮流文化開始,避免只維持自己過去的生活方式,這會障礙與子女的溝通。
資料來源:
「不可一、不可再」無毒家教有妙法:家長禁毒教育資源套
東華三院越峰成長中心 香港大學曾潔雯博士主編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