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科
常識科課程旨在協助學生:
• 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成為充滿自信、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
•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並關注共同的福祉。
• 培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
• 培養對自然及科技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了解科學與科技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 關心及愛護周遭的環境,實踐綠色生活。
本校常識科課程特式:
1. 探究為本
以學生主動參與為核心的教學方法,鼓勵他們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和實驗,以自主學習和發現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解決問題和創造力。透過多類型的探究,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建構知識並應用於現實生活中。
2. 多元化展示學習成果
利用多種展示學習成果的方法,以獲得全面的學生評估結果。除了進展性評估及考試外,本校常識科評估的方法包括有:
專題研習:以學生為主導,部分配合STEM課程,通過學生「動手」、「實作」從而培養學生自主解難、協作和創意的能力。
學習日誌:學生撰寫學習日誌或進行反思,記錄他們的學習過程、成長和反思。
剪報:學生透過剪報,促進其明辨性思考和多角度的觀察,並參考多個資訊來源以獲得更全面的觀察。
3. 多元化學習活動
多元化學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來理解和應用學科知識,在課堂內以多元化活動提供學生不同學習經驗,如利用高階思維十三招整理資料、課前利用翻轉教室,課後提供延伸活動,讓學生能善用學時。在常規課堂外,本校會舉辦不同的學習活動,包括有:
全方位戶外學習日:讓學生在戶外環境中進行學習和體驗。這種學習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親身參與和實際體驗,深入了解自然環境、社區文化或其他相關主題。
STEM Day:為培養下一代運用科技、工程知識以解決21世紀中的問題,本校每年舉辦STEM DAY,透過創設跨學科學習時段,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不斷嘗試改良設計,製作出最佳的成果。
延展及增益課:學生在延展及增益課中利用動手做的形式學習,例如實踐空氣科學,動手自製玩具,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成就感,發展共通能力。
常識雙週:透過有趣的學習活動,學生就著常識雙週主題作探討,例如班際問答大賽,遊蹤活動等。
4. 跨科合作
常識作為綜合性科目,可以與不同學科作聯繫,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和培養綜合能力方面的跨學科探索。例如與數學科的「幾何與生活」活動中教授槓桿原理,與中文科合辦「灣區齊打卡」作文比賽。
5. 積極配合學校發展方向
常識科積極配合學校在STEAM教育、照顧學習差異和國民教育方面的發展方向。
STEAM及國民教育:透過課堂內外的STEAM活動,以多重進路、自然連繫的形式推廣STEAM及國民教育,例如在常識雙週活動中加入這兩項元素,推出「一帶一路鐵道之旅」。在動手做活動中加入國民身份認同元素,製作電子旗桿。
照顧學習差異:本校常識科積極照顧學習差異。透過工作紙分層元素滿足學生需要,課堂上亦注重以強帶弱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本校亦設常識拔尖班Dr.GS,深入探討學科知識,並將其發明向公眾分享。透過差異化教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所需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