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Subjects

中文科

科目宗旨

語文是學習各門學問的基礎,重視學生學好語文是本科組最關注的工作。本科的課程設計以學生為本,為他們提供有趣的學習經歷,以提升學習語文的興趣,從中掌握和建構語文能力。同時善用校本教材加強學生的語文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正確的品德情意和價值觀。

 

校本課程特色

1. 探究學習:專題研習

中文科的專題研習計劃,旨在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價值及態度方面,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材料,擴展及深化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學生:

  1.主動學習的精神

  2.自信心

  3.公民意識

  4.合作及團隊精神

 

 

2. 多元化展示學習成果:

學校設計了多元化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充分運用各種智能,參與豐富的學習活動。活動後學生將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並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1)毛筆書法

 

  (2)誦讀古詩文

  (3)德心集

  (4)校園電視台

 

3. 多元化學習活動

中文雙週、聯課活動日、中華文化日、朗誦比賽、書法比賽、故事演繹、背誦古詩文計劃等有趣的校園活動,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1) 中文雙週:

文化演講

觀看展板

 

(2) 中華文化日

寫書法

投壺

延展及增益課:

學校開發各級不同的文學課程:有圖畫書、童詩、童話、散文、少年小說等教材,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文體,從而提升他們的審美觀及想像能力。

(1) 童詩

  

(2) 成語故事

4. 跨科合作:

1.中國四大發明:造紙

透過與常識科的跨學科課堂,讓學生認識中國四大發明-造紙術,親身體驗和認識造紙術的技巧,動手造紙,讓學習更有趣、更深刻!

 

 

2.壁畫創作繪本教學

透過繪本教學,提升學生看圖、文的技巧,從顔色、表情、場景等視覺提示,深度體會故事内容。品德教育故事冊、共讀的教學策略,讓學生結合個人經歷,詮釋主角的心路歷程,更深入理解故事主旨,提升學生認識正向思維的特質,強化校內正向教育的氛圍。

 

 

學科成就

(1)尋找古時月-香港小學古典詩文地圖比賽冠軍(2024)

(4A潘敦杰、吳浩賢、黃麗沙、陳奕嘉)

 

(2)校際朗誦節男子粵語獨誦亞軍(2024)

(4A蔡皓霖)

 

(3)華藝全城書法比賽季軍(2024)

(5B張鍁欣)

 

The English Subject

The aims of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the English subject in our school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1.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Guide:

To provide every student of English with further opportunities for extending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of the cultures of other people 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further studies, pleasure and work in the English medium.

2 The mission of the English subject:

The major concern of the subject is to arouse the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 in reading.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different levels

There are totally two 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 working in our school. To develop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in daily life contexts, English teacher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Native 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 of respective levels, carry out various classroom learning activities or engage students in effective language programmes, so as to help them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tems purposefully.

Reading Aloud英文閱讀計劃
為提升學生的英文口語能力、閱讀興趣及動機、建立閱讀習慣,本校推行Reading Aloud計劃,鼓勵學生利用午休小息向英語大使朗讀。

 

 

1. The Junior Levels


2.The Senior levels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tems authentically,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are organized:

1. Interactive Storytelling Class

2. Drama Club

3. English Allstars

4. English Fortnight

 

 

6. The World Book Day

 

7.⁠ ⁠English Film Shows

 

數學科

課程簡介

數學科宗旨

  • 明辨性思考、創意、構思、探究及數學推理的能力和運用數學建立及解決日常生活、數學或其他情境的問題之能力。
  • 透過數學語言與人溝通,具備清晰及邏輯地表達意見的能力。
  • 運用數字、符號及其他數學物件的能力。
  • 建立數字感、符號感、空間感、度量感及鑑辨結構和規律的能力。
  • 對數學學習持正面態度及欣賞數學中的美學及文化。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協助學生理解及掌握以下各項的基本知識:

  • 圖形與空間
  • 度量
  • 數據處理
  • 代數

技能方面

協助學生培養下列各項技能:

  • 進行整數、分數、小數和百分數的基本計算,包括心算及筆算。
  • 探究數和圖形的規律及結構。
  • 估算和估量的基本策略。
  • 「數字感」及「空間感」。
  • 搜集及分析數據。
  • 學習對事物觀察、分析、理解及作判斷。
  • 運用數學語言作為傳意工具。
  • 建立及解決問題。
  • 運用現代科技去學習數學。

態度方面

協助學生培養學習數學的態度:

  • 學習數學的興趣。
  • 欣賞數和圖形的規律及結構。
  • 有信心學習及運用數學知識。
  • 獨立思考及克服困難的精神。
  • 樂意與別人合作和重視他人的貢獻。
  • 仔細計算及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

課程特色:

數學是發展科技的基本元素。我們認為若想一個國家富強,科技發達,必須先讓學童有良好的數學基礎。

我們希望學生透過多元化的數學學習,能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及運算能力,增強他們的分析、傳意、推理和解難的能力,鼓勵他們進行探究和自主學習,從而使他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校本課程:

我們認為數學除了是一項智力活動,更是一種思考的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學習的工具,學校透過各種數學桌遊:

  1. 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2. 提升學生清晰及邏輯地表達的能力;
  3. 為學生建立數字感、符號感、空間感和度量感,以及提升學生運用數學來解決日常生活、數學或其他情境問題的能力。

 

 

常識科

常識科課程旨在協助學生:

• 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成為充滿自信、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

•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並關注共同的福祉。

• 培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

• 培養對自然及科技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了解科學與科技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 關心及愛護周遭的環境,實踐綠色生活。

本校常識科課程特式:

1. 探究為本

以學生主動參與為核心的教學方法,鼓勵他們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和實驗,以自主學習和發現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解決問題和創造力。透過多類型的探究,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建構知識並應用於現實生活中。

2. 多元化展示學習成果

利用多種展示學習成果的方法,以獲得全面的學生評估結果。除了進展性評估及考試外,本校常識科評估的方法包括有:

專題研習:以學生為主導,部分配合STEM課程,通過學生「動手」、「實作」從而培養學生自主解難、協作和創意的能力。

學習日誌:學生撰寫學習日誌或進行反思,記錄他們的學習過程、成長和反思。

剪報:學生透過剪報,促進其明辨性思考和多角度的觀察,並參考多個資訊來源以獲得更全面的觀察。

3. 多元化學習活動

多元化學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來理解和應用學科知識,在課堂內以多元化活動提供學生不同學習經驗,如利用高階思維十三招整理資料、課前利用翻轉教室,課後提供延伸活動,讓學生能善用學時。在常規課堂外,本校會舉辦不同的學習活動,包括有:

全方位戶外學習日:讓學生在戶外環境中進行學習和體驗。這種學習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親身參與和實際體驗,深入了解自然環境、社區文化或其他相關主題。

STEM Day:為培養下一代運用科技、工程知識以解決21世紀中的問題,本校每年舉辦STEM DAY,透過創設跨學科學習時段,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不斷嘗試改良設計,製作出最佳的成果。

延展及增益課:學生在延展及增益課中利用動手做的形式學習,例如實踐空氣科學,動手自製玩具,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成就感,發展共通能力。

常識雙週:透過有趣的學習活動,學生就著常識雙週主題作探討,例如班際問答大賽,遊蹤活動等。

4. 跨科合作

常識作為綜合性科目,可以與不同學科作聯繫,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和培養綜合能力方面的跨學科探索。例如與數學科的「幾何與生活」活動中教授槓桿原理,與中文科合辦「灣區齊打卡」作文比賽。

5. 積極配合學校發展方向

常識科積極配合學校在STEAM教育、照顧學習差異和國民教育方面的發展方向。

STEAM及國民教育:透過課堂內外的STEAM活動,以多重進路、自然連繫的形式推廣STEAM及國民教育,例如在常識雙週活動中加入這兩項元素,推出「一帶一路鐵道之旅」。在動手做活動中加入國民身份認同元素,製作電子旗桿。

照顧學習差異:本校常識科積極照顧學習差異。透過工作紙分層元素滿足學生需要,課堂上亦注重以強帶弱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本校亦設常識拔尖班Dr.GS,深入探討學科知識,並將其發明向公眾分享。透過差異化教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所需的支援。